在表面活性劑研發、藥物遞送系統設計及納米材料科學領域,臨界膠束濃度是衡量分子自組裝行為的關鍵指標。自動臨界膠束濃度測試模塊能夠無人值守地完成系列溶液配制、參數測量與數據擬合,快速鎖定CMC值。自動臨界膠束濃度測試模塊高效與精確的背后,是一套高度集成的精密組件協同運作的結果。

 
  1、自動稀釋單元
  該模塊是實現高通量測試的核心。通過高精度注射泵或液體處理機械臂,按照預設程序將母液逐級稀釋,生成濃度梯度系列樣品。其特點在于高體積控制精度(可達微升級),確保濃度梯度線性可靠,大幅減少人工操作誤差與耗時。
  2、測量傳感器陣列
  表面張力探頭(如鉑金環法或滴體積法):實時監測溶液表面張力隨濃度變化,CMC點對應張力顯著下降的拐點。
  電導率電極:適用于離子型表面活性劑,CMC后離子活度變化導致電導率曲線斜率改變。
  熒光探針檢測器:利用環境敏感型染料(如芘)的熒光強度比(I?/I?)突變來判定CMC,靈敏度高。
  多傳感器融合可交叉驗證結果,提升準確性。
  3、恒溫控制系統
  溫度對CMC值影響顯著。模塊內置高精度恒溫槽或帕爾貼溫控系統,確保所有樣品在設定溫度(如25℃)下平衡測量,溫控精度可達±0.1℃,消除熱波動帶來的數據漂移。
  4、數據采集與分析軟件
  軟件實時采集各傳感器信號,自動繪制表面張力/電導率/熒光比vs.濃度曲線,并運用非線性擬合算法(如S形曲線擬合)智能識別拐點,計算CMC值。支持多組數據對比、報告生成與數據庫管理,實現結果可視化與可追溯。
  5、樣品池與流路系統
  采用惰性材料(如石英、特氟龍)制成的微型樣品池與封閉流路,防止表面活性劑吸附污染。配備自動清洗程序,每次測試后用溶劑沖洗管路,避免交叉污染,保證批次間一致性。
  6、人機交互界面
  觸摸屏或計算機軟件提供直觀操作界面,用戶可輕松設定稀釋方案、選擇測量模式、監控進程并導出結果,無需專業編程即可完成復雜實驗。